首页

馨雨女王sm

时间:2025-05-24 06:58:59 作者:霍林郭勒四秩风华:从荒原勘探到绿电新城的蝶变 浏览量:69795

  央视网消息:巡天望远镜让我们更好地看清宇宙,而卫星遥感技术则能让地球人更好地看清自己。今天(9月17日)12时1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88次飞行。

  数百颗在轨遥感卫星守护“美丽中国”

  卫星遥感技术以卫星为平台,搭载多种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以获取地面的水、植物、土地、大气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状况。

  近几年,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我们可以从太空的视角越来越多地欣赏到地球的各种美景,在这背后是我国遥感卫星陆续实现了多项突破。中国国家航天局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在轨稳定运行的300千克以上的卫星有300余颗,居世界第二位。在轨遥感卫星200余颗,实现了16米分辨率卫星数据1天全球覆盖。

  我国北斗基站首次在西沙海域投入使用

  国产高分卫星的“眼睛”可以为船舶指明方向。近日,我国西沙北礁灯塔和浪花礁灯塔完成了北斗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岸基基站的新建工作。两座北斗基站首次在西沙海域正式投入使用,解决了我国船舶自动识别岸基系统在该海域的覆盖盲区问题。

  据了解,两座基站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系统,基站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均接入我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岸基系统,使用北斗卫星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为三沙船舶航行监管、岛礁生态保护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为南海船舶航行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导助航服务。

  深空探测公布新规划 探月探日再进一步

  从仰望到追逐,从理想到现实,一个又一个中国印记留在星辰大海。未来,中国航天人的目标还要聚焦深空。

  近日,第十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正在上海举行,航天专家表示,2026年即将发射“羲和二号”探日卫星,计划开启我国太阳立体探测时代,发射后将探索太阳活动区磁场的起源、演化和研究太阳爆发对地球的影响。

  除了对太阳的探索之外,我国探月工程也在稳步推进中。今年,我国宣布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科学探索,未来中国人建设的月球科研站、能长期驻留的月球基地,都值得我们期待。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达能全球CEO:如果中国经济停止增长 全球经济增长也将停滞

杭州11月29日电(郭天奇)29日晚,2024-2025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常规赛的一场焦点战在浙江杭州进行,浙江方兴渡(广厦男篮)103:92战胜广东男篮,迎来主场六连胜。

(两会访谈)民革中央副主席陈星莺:更好发挥“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作用

今天是9月29日,中秋国庆假期第一天,多地火车站开启了“人从众”模式: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350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幅超六成;中国铁路北京局预计发送旅客164万人;成都各大火车站预计迎来中秋国庆假期客流最高峰,或将突破成都东站、成都南站等站历史最高客流。

绍兴黄酒情绪消费热 “卖生活方式”成新时尚

区别于传统固定式的安全气囊,极氪009光辉将专门开发的随型气囊,嵌入后排座椅。其中,座椅下方的座垫随型气囊,配合集成式安全带,可在碰撞发生时,将乘客牢牢固定在安全的“C环座椅”上;椅背内的头胸一体随型侧气囊,根据乘客躺倒角度,从115度到155度随型展开,尤其针对头部、颈部、肩部和胸部等身体重要部位,都能提供有效保护。

中汽协:2024年前两月中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超三成

自2023年12月1日中国对法国、马来西亚等6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新政以来,“免签”不断扩充,时限不断延长。以一系列新政策为契机,白云边检站大力优化旅客通关效率、提升旅客通关体验。今年截至12月1日,累计查验出入境旅客超1245万人次、国际航班超9万架次,超过9200名外籍人员享受到144小时过境免签便利措施,持续助力当地提升文旅效能、释放旅游消费潜力。(央视新闻客户端)

“蓝色粮仓”迎来“播种”季 浙江洞头冬日耕耘忙

10月8日8时至9日8时,西藏东南部、福建东南部、四川南部、云南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西藏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50~90毫米)。内蒙古中东部、山东半岛、浙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4~6级风,其中,新疆东部部分地区有6~7级风。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